武漢理科2022年高考物理科目涵蓋的學科范圍廣泛,包括:
物理學基礎學科: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學等。
物理學應用學科:理論物理學、固體物理學、熱力學、光學材料、磁性材料、相對論、量子力學、等離子物理等。
工程技術學科:工程力學、流體力學、電工電子學、熱力學等。
此外,還涉及與物理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如三角學、解析幾何、矢量分析、數(shù)學物理方法等。這些知識和技能是學習理工科專業(yè)的基礎,在工程技術領域和自然科學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
具體到高考物理試題,包括力學、電學、熱學和光學等基礎知識的考察,以及結合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生活實際和相關社會熱點問題的綜合試題。同時,物理實驗的考察也是高考物理的重要內容,包括基本實驗儀器的使用、實驗操作和數(shù)據(jù)處理等方面。
總的來說,武漢理科2022年高考物理涵蓋了廣泛的知識點和技能要求,需要考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較強的思維能力。
(1)圖甲中物體A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多少帕斯卡?
(2)圖乙中物體B對容器底部壓強為多少帕斯卡?
(3)小明同學在圖丙中測得木塊C受到的浮力為F_{浮},請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木塊C排開水的體積為多少?
②木塊C的密度為多少?
(4)小明同學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從燒杯中取出的金屬塊D的質量逐漸增大,請你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
(1)由圖甲可知,物體A的底面積為$S = 5 \times 10^{- 3}m^{2}$,壓力為$F = 2N$,則物體A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p = \frac{F}{S} = \frac{2N}{5 \times 10^{- 3}m^{2}} = 40Pa$。
(2)由圖乙可知,容器內水的深度為$h = 0.1m$,容器底面積為$S_{底} = 2 \times 10^{- 3}m^{2}$,則容器內水的重力為$G = \rho gS_{底}h = 1 \times 10^{3}kg/m^{3} \times 9.8N/kg \times 2 \times 10^{- 3}m^{2} \times 0.1m = 1.96N$,容器內水的壓力為$F_{水} = G = 1.96N$,則物體B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 = \frac{F_{水}}{S_{底}} = \frac{1.96N}{2 \times 10^{- 3}m^{2}} = 98Pa$。
(3)①由圖丙可知,木塊C排開水的體積為V_{排} = V_{木} - V_{溢} = (50cm^{3}) - (30cm^{3}) = (20cm^{3});
②由圖丙可知,木塊C漂浮在水面上,則木塊C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_{浮} = G_{木} = G_{排} = m_{木}g = m_{排}g = m_{D}g,所以木塊C的密度為$\rho = \frac{m_{D}}{V_{木}} = \frac{m_{D}}{(50cm^{3})} = \frac{m_{D}}{5g/cm^{3}}$。
(4)金屬塊D的質量逐漸增大可能的原因是金屬塊D的體積在逐漸增大。
【解答】
(1)$40Pa$
(2)$98Pa$
(3)①$20cm^{3}$;②$\frac{m_{D}}{5g/cm^{3}}$
(4)金屬塊D的體積在逐漸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