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光譜性質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連續光譜:光譜是由許多不連續的線組成,形成連續的光譜。這表明光不是由分離的粒子組成,而是由一份份持續的波組成的。
2. 明線光譜:原子光譜,特別是稀有氣體元素的,是由一些分立的亮線組成的。這些分立的線叫發射線。這些線的明暗程度(即線強度)取決于氣體的種類。
3. 原子發光是非連續的,是由原子內部不同結構狀態之間的躍遷產生的。這種躍遷可以是電子從基態或激發態躍遷到較高能態,然后返回時釋放能量,以光子的形式發射出。
4. 吸收光譜:當一束光穿過某種氣體時,如果該氣體分子對某些波長的光有選擇地吸收,那么我們就會在入射光和其透射光的強度之間觀察到一種差異。這種差異表現為一系列暗條紋,稱為吸收線或暗線。這些線對應于氣體對入射光的特定波長有最大吸收的那些波長。
以上就是高考物理光譜性質的主要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例題:
某單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長為628nm,在玻璃中傳播時,其頻率不變,但速度變為原來的3/4,求該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n和光在玻璃中的波長λ'。
解析:
(1)由題意可知,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為v = 3/4c = 3×10^8 × 3/4m/s = 2.25×10^8m/s。
(2)由公式v = c/n得n = c/v = 1/3 × 10^8 = 3.33 × 10^7。
(3)由公式c = λf得f = c/λ = 3×10^8/628 × 10^-9Hz = 4.8×10^7Hz。
(4)由公式n = c/v = λ'f / λf'得λ' = λf' / n = 628 × 10^-9 × 4.8 × 10^7 / (3.33 × 10^7)m = 7.6×10^-7m。
答案:該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為3.33 × 10^7,光在玻璃中的波長為7.6×10^-7m。
注意: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具體數值可能會因實際情況而有所不同。另外,以上例題僅供參考,高考物理光譜性質可能還有其他相關題目,需要考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