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泰州2014高三物理所有的內容。但是,可以提供一些相關信息,如泰州市2014屆高三第一學期期末測試卷物理試題。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到相關網站查詢或請教他人獲取更多信息。
題目:
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的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斜面上的某一點時,突然撤去外力,物體繼續向上運動,又經過一段時間后,物體返回出發點。已知物體運動到斜面中點時,速度為v,求物體從撤去外力點到返回出發點這段時間內,物體的運動時間。
解答: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物體的運動軌跡。物體在恒力F的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某點后撤去外力,物體繼續向上運動并返回出發點。因此,物體的運動軌跡是一個先上拋、后下拋的過程。
根據運動學公式,我們可以得到物體的運動方程:
v2 = 2ax
其中,v是物體的末速度(上拋的初速度),a是加速度(恒定的上拋加速度和下拋加速度之和),x是物體運動的距離(從斜面底端到最高點再返回原點的距離)。
由于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只受到重力和恒力F的作用,所以物體的運動方程可以表示為:
(1) 向上運動時:v2 = 2g(h - x) + F2 / 2m
(2) 向下運動時:-v2 = 2g(h + x/2)
其中,h是斜面的高度。將兩個式子聯立起來,可以解出x:
x = (F2 / 8g) + h
接下來,我們考慮物體從撤去外力點到返回出發點這段時間內,物體的運動時間。由于物體先向上拋出,再自由落體下落,因此這段時間可以表示為:
t = sqrt(2h / g) + sqrt((h - x) / a) + sqrt((h + x/2) / a)
將x的表達式代入,得到:
t = sqrt(2h / g) + sqrt((h - (F2 / 8g)) / (2g + g)) + sqrt((h + (F2 / 8g)) / (2g - g))
因此,答案為:物體從撤去外力點到返回出發點這段時間內的時間為t = sqrt(2h / g) + sqrt((h - (F2 / 8g)) / (2g + g)) + sqrt((h + (F2 / 8g)) / (2g -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