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力學知識點包括以下內容:
1. 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是物體發生形變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2. 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規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3. 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4. 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或具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它們的接觸面上會產生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
5. 平衡力:一個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狀態,則這幾個里的作用力(或合力)為零。
6. 動力學基礎:牛頓運動定律是力學的基本規律,分析物體在力作用下的簡單運動規律,理解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7. 動量:物體的動量是表示運動狀態的量度,它和物體的質量(慣性)和速度有關。
以上就是高三物理力學的一些知識點,具體內容請參考相關教材或咨詢高中物理教師。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求物體的加速度。
知識點應用:
1. 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與物體質量成反比。
2. 質量是物體的慣性大小,與物體所受外力無關。
解題過程: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為:
$a = \frac{F}{m} = \frac{20}{5}m/s^{2} = 4m/s^{2}$
所以,這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時,它的加速度為4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