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摸底可能涉及以下內容:
1. 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如力、運動、能量、電場、磁場、電磁場等。
2. 高中物理核心規律和公式,例如牛頓三定律、動能定理、電場強度、磁場力等。
3. 一些重要的實驗,例如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歐姆表實驗、電磁感應實驗等。
具體內容可能會根據學校的教學安排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所變化,建議咨詢老師或同學,獲取更準確的信息。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經過5s,速度達到10m/s。求:
1. 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2. 如果該物體置于斜面上,仍受到相同的水平外力作用,仍從靜止開始運動,斜面的傾角為37°,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多少?(已知斜面與水平面平滑連接)
解析:
1. 物體在水平地面上運動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外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共同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 - \mu_{N}mg = ma$
其中,$F$為水平外力,$mg$為重力,$a$為加速度,$m$為物體質量,$\mu_{N}$為滑動摩擦系數。
解得:$\mu_{N} = 0.4$
再根據滑動摩擦力公式:$f = \mu_{N}mg$
解得:$f = 20N$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f = \mu_{f}mg$
解得:$\mu_{f} = 0.2$
所以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
2. 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時,受到重力、支持力、外力和滑動摩擦力的共同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sin\theta - \mu_{f}mg\cos\theta - \mu_{N}mg\cos\theta = ma$
其中,$\theta$為斜面傾角,$a$為加速度。
解得:$\mu_{N} = \frac{F\sin\theta - ma}{mg\cos\theta}$
代入數據可得:$\mu_{N} = \frac{20 \times 3/5 - 5 \times 10}{5 \times 9/5} = 0.375$
所以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75。
答案: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4;物體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