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力學知識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是物體發生形變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重力的性質。重力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而產生的,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彈力的性質。彈力是發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
摩擦力的性質。摩擦力發生在兩個物體的接觸表面之間,方向與物體之間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力的合成。求幾個共點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當一個物體受到幾個共點力作用時,可以將這幾個力向同一個方向進行分解,也叫做力的分解。
此外,高三物理力學知識點還包括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動量定理、動能定理等。這些知識點都是高考的重要考點,需要認真學習和理解。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沿著與水平方向成30度角的方向運動了10m。求物體所受的合外力以及物體的動能變化。
知識點:動量定理和動能定理的應用
解答:
首先,我們需要根據題意畫出物體的受力圖,并計算出物體所受的合外力。
物體受到的外力為F = 20N,與水平方向成30度角。根據力的分解,物體在垂直于外力方向上受到的力為Fy = Fsin30° = 10N,在沿著外力方向上受到的力為Fx = Fcos30° = 13.3N。因此,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F合 = Fx - Fy = 3.3N。
接下來,我們需要根據動能定理來計算物體的動能變化。根據動能定理,物體動能的改變量等于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由于物體在垂直于外力方向上沒有位移,所以合外力對物體做的功只在外力方向上產生。因此,有:
ΔEk = Fx S = 3.3 10 = 33J
其中,ΔEk 表示物體動能的變化量,Fx 表示合外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大小,S 表示物體在水平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所以,物體的動能增加了33J。
這個例題涵蓋了動量定理和動能定理的應用,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三物理力學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