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樂高三物理總復習筆記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力學部分:包括質點運動學、動力學、剛體力學、振動與波等。這部分的重點在于理解,而非死記硬背。
2. 電學部分:包括庫侖定律、電場強度、電勢等。這部分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并能夠進行相關的計算。
3. 電磁學合二:包括電路、磁場、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等。這部分需要掌握電流、電壓、電阻等基本概念,并能夠運用相關的公式和定理進行計算和推理。
4. 熱學部分:包括氣體性質、熱力學定律等。這部分需要掌握氣體實驗定律和熱力學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內容和應用。
5. 光學部分:包括幾何光學和干涉、衍射等。這部分需要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能夠進行相關的計算和解釋現象。
6. 近代物理部分:包括量子力學、相對論等。這部分是高考的選考內容,但也是物理學的重要部分。需要了解相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夠進行簡單的計算和應用。
此外,筆記中還包括了各種題型(如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等)的解題方法和技巧,以及實驗題的解題步驟和注意事項等。同時,筆記中也強調了物理學習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如單位的使用、公式的推導、解題的規范性等。
請注意,這些只是筆記的一部分,具體內容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進行參考。
【例題】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斜面上的某點A時,突然撤去恒力F,物體繼續沿斜面向上運動,最后停在斜面上的B點。已知物體運動到A點時的速度為v,AB之間的距離為d,重力加速度為g,求:
【分析】
1. 物體在F作用下運動到A點時的速度和加速度;
2. 撤去F后物體繼續向上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做功和阻力做功;
3. 撤去F后物體繼續向上運動的過程中,物體的動能和勢能如何變化;
4. 撤去F后物體到達B點時的動能和速度大小。
【解答】
1. 物體在F作用下運動到A點時的速度為v,加速度為a1 = F - mgsinθ。
2. 撤去F后物體繼續向上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做功為mgd,阻力做功為-fd。
3. 撤去F后物體繼續向上運動的過程中,物體的動能減小為零,重力勢能增加為mgd。由于阻力做負功,所以機械能減小了fd。
4. 撤去F后物體到達B點時的動能仍為零,根據動能定理可得:-fd = 0 - EKB,其中EKB為撤去F后物體到達B點時的動能。由于阻力做功fd = - fd = - fd = fd = - fd = fd,所以物體到達B點時的動能仍為零。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a = \frac{mv^{2}}txrzbvzd$,所以物體到達B點時的速度大小為v。
【總結】
本題主要考查了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識點的應用。在解題過程中需要注意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及重力做功和阻力做功的區別。同時需要注意到物體在撤去外力后仍然受到摩擦力作用,需要運用動能定理求解物體的速度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