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物理包括以下內容:
力學部分:質點運動學、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功能原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碰撞、振動和波。
電學部分:庫侖定律、電場力的功和電勢差、電容器的儲能問題、電路分析、電磁感應、交變電流。
熱學部分:分子動理論、熱力學定律。
光學和近代物理部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設、黑體輻射、光電效應。
以上是物理部分的內容,化學和生物的內容可能會在考試中涉及,具體要看考試的具體要求。
請注意,高考物理的難度較大,需要考生認真準備。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沿水平地面運動。已知物體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
(1)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物體在外力作用下運動了10m,求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3)如果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又受到一個大小為10N的外力作用,求物體最終的運動情況。
解析:
(1)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滑動摩擦力和外力共同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 - \mu mg = ma$
其中,$F$為外力,$m$為物體質量,$g$為重力加速度,$a$為物體加速度。
解得:$a = 2m/s^{2}$
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f = \mu F_{N} = \mu mg = 0.2 \times 5 \times 10N = 10N$
(2)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為:
$F_{合} = F - f = 20 - 10N = 10N$
根據動能定理可得: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量,即:
$W = \frac{1}{2}mv^{2} = \frac{1}{2} \times 5 \times (2 \times 10)^{2}J = 100J$
(3)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是大小為20N的外力,另一個是大小為10N的外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物體受到的合力為:
$F_{合} = F_{1} + F_{2} - f = 30 - 10N = 20N$
由于合力大于滑動摩擦力,所以物體將做加速運動。當速度增大到與外力相等時,物體將做勻速運動。此時,物體受到的合力為零,即外力和滑動摩擦力相等。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_{合} = \mu F_{N} + F_{外} = 30N = 5 \times 10N + 10N$
解得:$F_{外} = 25N > f$
所以最終物體將做勻速運動,速度大小為:$v = \sqrt{\frac{F_{合}}{m}} = \sqrt{\frac{30}{5}}m/s = 3m/s$。
答案:(1)滑動摩擦力大小為10N。
(2)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100J。
(3)最終物體將做勻速運動,速度大小為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