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點歸納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運動學:包括運動學基本概念、運動學規律、運動學中的圖像問題、運動學中的臨界問題、連接體問題等。
2. 動力學:動力學包括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等。
3. 振動和波:這部分內容常考選擇題,題型相對固定,難度不大。
4. 分子動理論:這部分內容主要考察氣體分子運動速率的統計分布、容器內氣體溫度和壓強的微觀解釋等。
5. 靜電場:靜電場是高中物理的核心內容,包括庫侖定律、電場強度、電勢、電勢能和電場線等知識點。
6. 恒定電流:恒定電流主要考察電阻定律、歐姆定律、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電功與電功率等。
7. 磁場:磁場是高中物理的難點,包括磁場基本概念、安培定則、左手定則、右手定則等的應用。
8. 電磁感應:電磁感應是高考物理的重點和難點,包括電磁感應現象、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等。
9. 力學能源:力學和能源也是高考物理的重要內容,包括功和能的概念,以及這些概念在靜力學和動力學中的應用。
10. 機械振動和機械波:這部分內容在高考中也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考生掌握振動和波的基本概念和規律。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最新的高考物理考綱和歷年高考真題,以獲取最準確的信息。
高考物理考點:動量守恒定律
例題:
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一輛小汽車撞上了一堵墻,車頭嚴重受損,而車尾卻完好無損。假設小汽車的質量為m,車頭與墻的碰撞時間為0.002秒,碰撞前小汽車的速度為15m/s,碰撞后小汽車以2m/s的速度繼續向前運動。求碰撞過程中墻受到的平均撞擊力。
分析:
1. 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列出碰撞前后的動量表達式。
2. 根據動量表達式和已知條件求出碰撞過程中墻受到的平均撞擊力。
解:
設碰撞前小汽車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有:
mV0 = mV1 + Ft
其中V1 = 2m/s,t = 0.002s
碰撞后墻受到的平均撞擊力為:
F = m(V1 - V0)/t = - 750N
即碰撞過程中墻受到的平均撞擊力大小為750N,方向與小汽車原來的速度方向相反。
總結:
本題考查了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根據動量守恒定律列出表達式,再根據已知條件求解未知量。在解題過程中要注意單位的換算和符號的正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