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題目有很多,例如:
1. 波的圖象和振動圖象的區別與聯系。
2. 機械波的圖象問題。
3. 機械振動中,平衡位置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4. 簡諧運動中的能量轉化問題。
5. 簡諧運動的對稱性。
6. 彈簧振子的組成和簡諧運動的表達式。
7. 簡諧運動的圖象和特點。
8. 彈簧振子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的大小。
9. 彈簧振子的周期和頻率。
10. 碰撞中的動量守恒。
此外,還有許多其他類型的物理題目,例如電磁感應、光學、原子物理、實驗題等。這些題目需要考生對物理知識有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才能正確解答。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物理題目的具體內容和難度可能會因地區和年份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因此考生需要關注當年的高考大綱和真題,以了解考點的重點和難點。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沿著與水平方向成30度角的方向運動了10m。求:
(1)物體受到的阻力大小;
(2)物體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解答:
(1)物體受到的阻力為f = Fcos30° = 200.866 = 17.3N
(2)物體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為W = - fs = - 17.310 = -173J
注意,這個題目中只涉及到了物體受到的阻力,沒有涉及到其他力,也沒有涉及到物體的運動軌跡。因此,這個題目只涉及到過濾掉不相關的信息,而沒有涉及到復雜的計算或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