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試中常用的尺子有以下幾種:
1. 卷尺:這是最常用的考試用具,通常放在講臺旁邊,用于測量教室的黑板或其他物體的長度。
2. 刻度尺:這是一種用于測量長度的工具,可以在物理考試中用于測量各種物理量,如位移、距離、寬度等。
3. 螺旋測微儀:也稱為千分尺或千分卡,這是一種精確的測量工具,可以精確到千分之一厘米。
4. 電流表和電壓表:這些是專門用于測量電流和電壓的工具,通常用于高中物理考試中的電路實驗和測量。
5. 計時器:用于測量時間或計時,在物理實驗和考試中非常常見。
6. 彈簧秤:用于測量物體的重力或拉力,在力學實驗中經常使用。
請注意,具體的考試要求和規定可能會因地區和學校而異,建議在考試前仔細閱讀相關說明和要求。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方向與水平地面成30度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物體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因數為0.2,求物體的加速度大小。
分析:首先需要明確題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已知物體的質量、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因數,未知量為物體的加速度。
接下來需要應用牛頓第二定律來求解加速度。根據題意,物體受到拉力、重力、摩擦力三個力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cos\theta - f = ma$
其中,$F$為拉力的大小,$\theta$為拉力與水平方向的夾角,$f$為摩擦力的大小,$a$為物體的加速度,$m$為物體的質量。
根據題意,拉力與水平方向成30度角,所以$cos\theta = \frac{F}{mg + Fsin\theta}$。另外,根據滑動摩擦力公式$f = \mu F_{N}$,其中$F_{N}$為物體對地面的正壓力,可以求得摩擦力的大小。
代入數據后,可以解得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a = 2m/s^{2}$。
通過這個例題,我們可以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并理解拉力、重力、摩擦力等力的概念和計算方法。同時,還可以鞏固滑動摩擦力公式和力的合成等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