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優化設計共有兩本,分別如下:
1. 高考物理優化設計基礎篇。這本書主要針對物理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將高考物理知識考點,梳理成同步訓練的優化設計。
2. 高考物理優化設計提升篇。這本書以高考物理考試大綱為指南,針對物理考點分類解析,注重知識的關聯性、系統性。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內容可能會因為出版時間等因素略有差異。
題目:一個水龍頭的流量是Q=4.5L/min,如果用它來過濾水中的雜質,要求出水濁度小于或等于某一數值(單位為mg/L),才能滿足過濾要求。假設濾池的有效過濾面積為S=2m^2,試求出水濁度小于或等于多少mg/L時,才能滿足過濾要求?
答案:
首先,我們需要理解題目中的各個參數的含義。流量Q是指單位時間內流過的水的體積,單位為L/min;水濁度是指水中懸浮顆粒的數量,單位為mg/L;濾池的有效過濾面積為S,單位為m^2。
根據題目中的要求,我們需要求出水濁度小于或等于多少mg/L時,才能滿足過濾要求。這需要我們根據流量和濾池的有效過濾面積來計算出每分鐘能夠過濾多少mg/L的水濁度。
根據流量Q和濾池的有效過濾面積S,我們可以得到濾池的過濾速度v=Q/S。而每分鐘能夠過濾的水濁度為ρvS,其中ρ為水的密度,單位為kg/m^3。
將上述公式代入題目中的要求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等式:ρvS = 某個數值。將已知的流量Q和濾池的有效過濾面積S代入公式中,即可求出需要過濾的水濁度。
為了簡化計算,我們可以將ρ近似為水的密度1kg/L。代入已知數據,即可求出需要過濾的水濁度為:
水濁度 = 流量 × 濾池面積 × 時間 × 時間 / 水的密度 = 4.5 × 2 × 60 × 60 / 1 = 32400mg/L
所以,當水濁度小于或等于32400mg/L時,才能滿足過濾要求。
希望這個例題能夠幫助你理解并練習過濾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