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題中常見的原題包括:
1. 傳送帶問題:這類題目通常會涉及到物體在傳送帶上的運動情況分析,是高考物理的常考題型之一。
2. 追及問題:兩個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存在速度差,或速度相同但有相對位移,要研究兩物體何時何地相遇或兩物體不能相遇而共速的情況。
3. 臨界、極值問題:這類題目往往挖掘隱含條件并提出問題,挖掘隱含條件是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
4. 連接體問題:涉及多個物體的運動規律,常常需要分析加速度的分配等等。
5. 碰撞問題:涉及到兩個物體發生相互作用,并發生能量的轉化,要研究兩個物體的碰撞前后的運動規律。
6. 實驗題:主要考察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和實驗步驟的安排。
請注意,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題目可能會因為年份和地區而有所不同。建議您可以多關注歷年的高考物理真題。
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個與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F=10N的作用,物體以2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求:
(1)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物體受到的桌面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撤去拉力,物體在水平面上繼續運動的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
(1)物體勻速運動,受力平衡,根據平衡條件求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據平衡條件求出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的大小和方向;
(3)撤去拉力后,物體做減速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答】
(1)物體勻速運動,受力平衡,滑動摩擦力$f = F_{合} = \frac{F\cos 37^{\circ}}{mg} = 4N$,方向水平向右;
(2)根據平衡條件可知,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N = mg - F_{合} = 5 \times 10 - 4 = 46N$,方向豎直向上;
(3)撤去拉力后,物體做減速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prime} = \mu_{N} = \mu(mg - f) = 4N$,方向水平向左。
以上是一道高考物理題中的例題,其中涉及到滑動摩擦力、支持力和牛頓第二定律等物理知識。如果需要其他高考物理題中的例題,可以隨時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