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考新一卷物理包括以下內容:
1. 參考系的概念、坐標系的概念、質點的概念。
2. 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
3. 重力、重力的等效作用(彈力、摩擦力)及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
4. 受力分析,常見力(重力、彈力、摩擦力)的方向及力的圖示。
5. 共點力的平衡條件及其應用。
6. 加速度的概念、直線運動的條件、加速度與速度的關系。
7. 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
8.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和推論。
9. 勻速圓周運動的相關概念。
此外,全國高考新一卷物理還涉及到動量、沖量的概念,動量定理及其應用等。具體內容請參考相關教材或官方發布的信息。
全國高考新一卷物理例題:
題目: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從斜面底端沿光滑斜面向上運動,到達斜面上的某一點時,突然撤去恒力F,已知物體運動到斜面上的某一點時撤去恒力F時速度為v_{1},經過一段時間后撤去摩擦力,物體繼續沿斜面向上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速度變為v_{2},求物體在撤去恒力F之前和撤去摩擦力之后分別通過的位移。
解答:
物體在撤去恒力F之前做初速度為v_{1}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_{1} = F_{合} / m = (F - mg\sin\theta) / m,位移為x_{1} = \frac{v_{1}^{2}}{2a_{1}}。
物體在撤去恒力F之后做初速度為v_{2}的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a_{2} = - g\sin\theta,位移為x_{2} = \frac{v_{2}^{2}}{2a_{2}}。
其中\theta 為斜面的傾角。
注意:此題僅為一個例子,實際高考物理試題的難度和形式可能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