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考物理科目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 力學部分:質點運動學、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功和能、沖量和動量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碰撞、振動和波等。
2. 電學部分:庫侖定律、電場強度、電勢差和電勢能、電路等。
3. 熱學部分:分子動理論、熱力學定律等。
4. 光學部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
5. 近代物理部分:相對論、量子力學的基本概念、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性質等。
此外,還有一些實驗題,包括力學實驗、電學實驗、熱學實驗和光學實驗等。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內容可能會因為時間因素有所變化。建議在考試前仔細研讀考試大綱,了解具體內容。
題目:
在某次實驗中,小明用一根彈簧測量一個物體的重力大小,他先在彈簧下面掛上物體,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1,接著他用一根細線將物體懸掛在彈簧下面,待彈簧靜止時,測力計的示數為F2,已知F1>F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一定等于F1
B. 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一定大于F2
C. 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一定小于F2
D. 無法確定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
答案:
由于物體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彈簧對物體的拉力等于物體對彈簧的拉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物體對彈簧的拉力和彈簧對物體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因此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一定等于F2。
因此,正確答案是C. 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一定小于F2。
這道題目考察了學生對重力的理解,以及牛頓第三定律的應用。通過這道題目,學生可以了解到高考物理的難度和題型,為接下來的備考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