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初中、高中信息,可在物理大師APP和大師100公眾號查看!
1、物體內能增加時,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化沸騰)。物體內能增加時,不一定是傳熱(也可以是做功)。物體吸收熱量時,其內能一定增加;物體吸收熱量時,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物體溫度升高時,其內能不一定增加(也與物體的質量等因素有關)。物體溫度升高時,不一定是傳熱(也可以是做功)。
2. 彈簧測力計和天平都可以在月球上使用。天平不能在太空的失重狀態下使用能量轉化初中物理,但彈簧測力計還可以測量拉力和重力以外的其他力。
3. 壓力增加不一定會增加摩擦力。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有關,但靜摩擦力與壓力無關,它只與平衡壓力的力有關。
4、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度有關,壓力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5、杠桿調平:左高、左高;平衡調平:指針左右。兩側平衡螺母調節方向相同。
6、動滑輪不一定能省一半力,只有垂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7、浮力與深度無關,只與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浸入時,V排=V物。計算浮力,首先要看物體的狀態:如果是上浮或懸浮,可直接按F浮=G計算。如果有彈簧測力計,可按F浮=GF計算。如果知道液體的密度和體積,可按F浮=ρgV排計算。
8. 內能與溫度有關,機械能與物體的機械運動有關,是兩種不同的能量形式,物體一定有內能,但不一定有機械能。
9. 平均速度只能用總距離除以總時間計算。要計算某條道路上的平均速度,您無需計算平均速度。您只能用在道路上花費的總時間(包括停車時間)除以總距離來計算。
10. 讀數時留學之路,看滑動砝碼的左側。移動滑動砝碼相當于在天平的右側增加或減少砝碼。
11、物理運動狀態如果發生變化,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但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改變運動狀態。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12. 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性質,是固定的。比熱容越大,吸收相同熱量時(利用人工湖調節溫度),溫度變化越小;溫度升高時(利用水作為冷卻劑),吸收的熱量越多。
13、內燃機一個工作循環有四個沖程,曲軸旋轉兩周,做功一次,能量轉換兩次。
14.密度不一定是常數。密度是物質的一種性質,與質量和體積無關,但與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的密度隨溫度變化很大。
15、熱量只存在于熱傳遞過程中,沒有熱傳遞,談熱量是沒有意義的。熱量對應的動詞是:吸收或釋放。
16. 慣性與速度無關。慣性只與質量有關。速度越大,只表示物體的動能越大,能做更多的功,并不表示物體的慣性越大。
17、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18、慣性不是一種力。我們不能說它受力影響,只能說它因力而有力。
19.1Kg≠9.8N,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來轉化。
20、照相機的原理:u>2f能量轉化初中物理,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投影儀的原理:2f>u>f,形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等待一鍵三連擊
你們的支持是編輯繼續更新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