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物理考試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必考內容:力學和電磁學。力學主要涉及運動學、動力學以及機械波和機械振動的內容。電磁學主要涵蓋了電場、磁場和電磁感應,還涉及了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2. 選考內容:考生可以從光學和近代物理兩個選修模塊中選擇一個模塊進行考試。光學模塊主要涉及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光學現象的基本原理和計算方法;近代物理模塊主要涉及量子論和相對論的基本原理和計算方法。
此外,物理考試還包括一些實驗內容,例如基本儀器的使用、實驗原理和數據處理的計算等。同時,考生還需要關注物理學科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
請注意,具體的考試內容和題型可能會因地區和學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建議參考所在地區的高考說明或官方指南。
題目:
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運動,已知物體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
1. 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物體在3s末的速度和3s內的位移;
3. 如果物體從靜止開始運動時,施加一個大小為10N的外力F作用在物體上,求物體在3s內的位移大小。
解答:
1. 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f = μF N = μmg = 0.2 × 5 × 9.8 = 9.8N
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
2. 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滑動摩擦力和外力F的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合 = ma = F + f - μmg = 5 × 3 = 15N
加速度為:a = 3m/s2
所以物體在3s末的速度為:v = at = 3 × 3 = 9m/s
位移為:s = 1/2at2 = 4.5m
3. 在施加外力F后,物體受到的合力為:
F合’ = F - f’ = F - μ(mg - F) = 5 × 3 - 0.2 × (5 × 9.8 - 10) = 7N
加速度為:a’ = F合’/m = 7/5 = 1.4m/s2
所以物體在3s內的位移為:s’ = vt + 1/2a’t2 = 9 × 3 + 1/2 × 1.4 × 32 = 46.2m
希望這個例子能幫助你理解高考物理考試中可能出現的題型和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