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物理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 力學部分:包括運動學、動力學、振動和波、機械能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角動量守恒定律、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等。
2. 電學部分:包括庫侖定律、電場強度、電勢、電容器的電容、電阻定律、歐姆定律等。
3. 熱學部分:包括分子動理論、熱力學定律等。
4. 光學部分:包括光的干涉、衍射、折射等現象的原理和應用。
5. 近代物理部分:包括量子力學、相對論等。
此外,高考物理還會涉及到實驗,如力學實驗、電學實驗等。同時,高考物理試題的難度分為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不同難度的題目會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進行分類。
以上內容僅作參考,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參考考試大綱或歷年高考真題。
題目:一質量為m的小球在豎直平面內的圓形軌道的內切圓上滑動,軌道的半徑為R。求小球恰能通過最高點時,小球對軌道的壓力的大小。
解析:
小球恰能通過最高點時,在最高點處滿足:
mg = mV^2/R
其中V為小球在最高點的速度。
小球在最高點處,受到重力和軌道對它的支持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這兩個力的作用是相反的,所以小球對軌道的壓力等于軌道對它的支持力。
所以,小球對軌道的壓力的大小為:
F = 支持力 = mV^2/R + mg = m(g + V^2/R)
由于軌道是內切圓,所以小球在最高點的速度V必須滿足:
V <= sqrt(gR)
當V=sqrt(gR)時,小球對軌道的壓力最大,為mg+mg=2mg。
答案:當小球恰能通過最高點時,小球對軌道的壓力的大小為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