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學史題有:
1. 牛頓在1665年夏天在家鄉林肯郡的莊園里,做了著名的棱鏡試驗,并通過對光的深入研究,得出了白光可以分解為彩色光帶,這表明光具有波動性。
2. 伽利略為研究慣性運動曾提出一個假設:運動的物體如果沒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將保持不變。
3. 庫侖研究電荷間作用力時,提出了庫侖定律。
4. 奧斯特首次發現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即電流的磁效應。
5. 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并得出電磁感應產生的條件是穿過閉合電路的磁通量發生變化。
6. 湯姆生發現了電子。
7. 盧瑟福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建議查閱相關書籍或咨詢專業人士。
請簡要描述牛頓的運動定律的發展歷程,并說明哪些科學家對此做出了重要貢獻。
答案示例:
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牛頓的運動定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牛頓在17世紀末提出了萬有引力和運動三定律,其中運動三定律包括慣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與反作用定律。這些定律為后來的物理學發展奠定了基礎。
伽利略和笛卡爾等科學家對牛頓的運動定律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伽利略通過實驗和觀察,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并研究了物體在重力作用下的運動規律。笛卡爾則通過數學推導和理論分析,為牛頓的運動定律提供了重要的數學基礎。
此外,萊布尼茨、胡克和惠更斯等人也對牛頓的運動定律的完善和推廣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通過實驗和理論研究,提出了許多有關運動和力的新觀點,為牛頓的運動定律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