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輪復習專題包括以下內容:
1. 理解力學實驗中主要物理量的測量以及測量工具的選取和讀數,掌握實驗原理和方法;
2. 強化實驗操作技能,能獨立完成“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等實驗;
3. 強化對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能根據實驗數據作出圖象,分析實驗誤差;
4. 掌握力學單位制,進行簡單的物理量的計算;
5. 掌握運動學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并能夠運用它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6. 熟練掌握運動學中常用的運動學方法,如微元法、矢量運算法等;
7. 掌握動力學基本規(guī)律,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8. 掌握電場強度、電勢、電勢差等概念和計算方法,并能夠運用它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9. 掌握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規(guī)律,能夠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10. 掌握磁場中帶電粒子運動規(guī)律,能夠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以上是高考物理二輪復習專題的部分內容,具體可能會有所變化,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題目:一個質量為 m 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初速度 v0 撞到一個豎直的墻上,發(fā)生彈性碰撞,碰撞后小球以原速率 v0 的大小反彈回來。求小球反彈后能夠再次反彈到原水平面上的最小距離。
解析:
1. 碰撞過程滿足動量守恒和機械能守恒,我們可以根據這兩個定律來求解。
2. 由于是彈性碰撞,所以碰撞前后小球的總動量是守恒的,設反彈后的速度為 v1,則有:
mv0 = m v1 - mv0
3. 小球反彈后能夠再次反彈到原水平面上的條件是,反彈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且速度大小也相同。這意味著反彈后的速度 v1 應該滿足:
v1 = v0
4. 接下來我們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來求解反彈后的最小距離。設反彈后的速度方向與水平面的夾角為 θ,則有:
mv0^2 / 2 = m v1^2 / 2 + mv0^2 cosθ
5. 由于反彈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所以 cosθ = 1,代入上式可得:
mv0^2 = mv1^2 + mv0^2
6. 根據上述公式可以求出反彈后的最小距離 s = v0^2 / g tanθ。由于 θ 是一個銳角,所以 tanθ > 0。代入上式可得:
s = v0^2 / g tanθ = v0^2 / g (1 - cosθ) = v0^2 / g
答案:小球反彈后能夠再次反彈到原水平面上的最小距離為 v0^2 / g。
這個題目考察了動量守恒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需要考生對這兩個定律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題目還涉及到彈性碰撞的概念和幾何關系,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數學計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