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有關的具體信息。但是,可以提供一些2008年山東高考物理的部分考點:
1. 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比例關系。
2. 自由落體運動中的幾個重要公式。
3. 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的追及相遇問題。
4. 圓周運動。
5. 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上的應用。
6. 電場力功與電勢差的關系。
7.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8. 電路的分析與計算。
9. 磁場、電磁感應中的重點問題。
建議咨詢相關教育領域的專業人士,獲取更加全面和準確的物理高考信息。
例題:
【問題】一個物體從某一高度做自由落體運動,已知它落地前最后1s內的位移是10m,g取10m/s^2,求物體開始下落時距地面的高度。
【分析】
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已知最后1s內的位移和加速度,可以求出最后1s內的初速度,再由速度公式求出落地時的速度,再由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下落的高度。
【解答】
設物體下落的高度為$h$,則最后$1s$內的位移為:$h_{1} = \frac{1}{2}gt^{2} - \frac{1}{2}g(t - 1)^{2}$
代入數據得:$h_{1} = 5m$
物體最后$1s$內的初速度為:$v_{1} = gt_{1} = 10 \times 1m/s = 10m/s$
物體落地時的速度為:$v = gt = 10 \times 2m/s = 20m/s$
由$v^{2} = 2gh$得:$h = \frac{v^{2}}{2g} = \frac{20^{2}}{2 \times 10}m = 20m$
【說明】本題考查了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的應用,解題時注意最后$1s$內初速度與落地時的速度的區別。
【注意】本題中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已知最后$1s$內的位移和加速度,可以求出最后$1s$內的初速度,再由速度公式求出落地時的速度,再由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下落的高度。也可以直接用位移公式求解。
【例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自由落體運動規律的應用,解題時注意最后$1s$內初速度與落地時的速度的區別。
【例題答案】本題答案為:物體開始下落時距地面的高度為$2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