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高考物理題目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 力學部分:主要考察了質點的運動、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等內容。
2. 電學部分:主要考察了庫侖定律、電場強度、電勢、電容等內容。
3. 熱學部分:主要考察了分子運動論、熱力學定律等內容。
4. 光學部分:主要考察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等內容。
5. 近代物理部分:主要考察了愛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說、波爾的氫原子模型等內容。
總體來說,高考物理題目難度適中,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才能應對。
1997年高考物理例題:
【例題1】(單項選擇題)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的大小為$v = 4m/s$,經過$t = 2s$后速度的大小變為$v = 8m/s$,則在這$2s$內物體可能做( )
A. 勻加速直線運動
B. 勻減速直線運動
C. 勻速直線運動
D. 變速運動
【答案】ABD
【解析】
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的大小為$v = 4m/s$,經過$t = 2s$后速度的大小變為$v = 8m/s$,說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所以物體可能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或勻減速直線運動或變速運動。
【例題2】(多選)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第$1s$內的速度變化比第$2s$內的速度變化大
B. 第$1s$內的位移與第$2s$內的位移之比為$1:3$
C. 第$1s$內的速度變化與第$2s$內的速度變化之比為$1:2$
D. 第$1s$內的平均速度與第$2s$內的平均速度之比為$1:2$
【答案】BC
【解析】
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變,根據$\Delta v = at$知,任意連續相等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相等,故A錯誤;根據$\Delta x = at^{2}$知,第$1s$內的位移與第$2s$內的位移之比為$\frac{x_{1}}{x_{2}} = \frac{at^{2}}{(at)^{2}} = \frac{1}{3}$,故B正確;根據$\Delta v = at$知,任意連續相等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相等,則第$1s$內的速度變化與第$2s$內的速度變化之比為任意連續相等時間間隔內位移之差與時間的比值,故C正確;根據$\Delta t = \frac{t_{2} - t_{1}}{n}$知,第$1s$內的平均速度與第$n(n \geqslant 2)$秒內的平均速度之比為$\frac{v_{1}}{v_{n}} = \frac{t_{n} - t_{1}}{t_{n}} = \frac{n - 1}{n}$,故D錯誤。
以上是兩個高考物理例題,希望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