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物理試卷分析如下:
1. 試卷保持了較高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有利于引導中學教學。
2. 試卷在保持穩定的同時,也做了一些改進,如第22題以電路實驗為背景,改變以往傳統實驗與計算相結合的題型,以電學實驗為主,考查實驗的原理、電路連接、數據處理等,難度不大,但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實驗能力。
3. 試卷在保持“穩定、平穩、可發揮”的同時,適度創新。如第23題以“單擺”為載體,以多過程、多情景的形式呈現,主要考查考生對單擺模型的理解和應用,以及處理物理信息的能力。
4. 試卷難度保持穩定,有利于考生正常發揮。
5. 試卷在考查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同時,更加注重物理思想、物理方法以及物理學科能力的考查。
6. 試卷在保持試卷結構的整體穩定的同時,適度創新,在題型、題量、難度等方面有所調整。選擇題由原來的11道變為9道,填空題由原來的3道變為4道,總體難度有所下降。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相關物理考試網站獲取更準確的信息。
2016年高考物理試卷第24題
本題主要考查了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運動的問題,綜合性較強,有一定的難度。
題目描述:在電場和磁場的復合場中,一個帶電粒子在重力作用下,先在電場中加速,后進入磁場中偏轉,其運動情況為勻速圓周運動,已知加速電場的電壓和偏轉電板的長度,求帶電粒子最終的動能。
分析過程:
1. 帶電粒子在加速電場中受到電場力作用而加速,根據動能定理可求得粒子的最終動能;
2. 帶電粒子進入偏轉電場后受到電場力作用而做勻速圓周運動,根據幾何關系可知粒子在偏轉電場中的運動時間,再根據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可求得粒子最終的動能。
答案:
帶電粒子最終的動能為$E_{k} = \frac{1}{2}mv^{2} = \frac{1}{2}m(\frac{L}{t_{y}}qU)^{2}$。
這道題目涉及到的知識點包括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偏轉以及在磁場中的勻速圓周運動,綜合性較強,需要考生對相關知識有較好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同時,題目中也涉及到了一些物理學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如動能定理、幾何關系和向心力等,需要考生能夠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