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東省高考物理科目考試包含以下內容:
1. 力學部分:主要涉及質點運動學和動力學,機械波,機械振動,動量,功和能,沖量和動量定理,角動量定理,振動守恒定律,光的折射和反射等內容。
2. 電學部分:主要涉及直流電路,電學實驗,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等內容。
3. 光學部分:主要涉及光的干涉和衍射等內容。
此外,考生還需掌握物理學科的綜合知識和技能。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2013年山東省高考物理真題以獲取最新、最準確的信息。
很抱歉,我無法提供過去高考物理試題。不過我可以給你一個關于物理的例題,你可以嘗試解答。
例題: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沿與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運動了5m的距離。已知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
(1)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2)摩擦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3)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解答:
(1)根據功的公式,有:
$W_{F} = F\cos 37^{\circ}s = 20 \times \cos 37^{\circ} \times 5 = 70J$
所以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70J。
(2)根據摩擦力公式,有:
$W_{f} = - \mu mg\sin 37^{\circ}s = - 0.2 \times 5 \times 10 \times \sin 37^{\circ} \times 5 = - 40J$
所以摩擦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40J。
(3)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動能的變化量,即:
$W_{合} = \frac{1}{2}mv^{2} - \frac{1}{2}mv_{0}^{2}$
其中v是物體的末速度,v_{0}是物體的初速度,由于物體在拉力作用下做勻加速運動,所以末速度v可以由運動學公式求得:
$v^{2} = v_{0}^{2} + 2a(s)$
其中a是物體的加速度,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F - f = ma$
其中f是摩擦力,聯立以上各式可得:
$v^{2} = (F\cos 37^{\circ} - \mu mg\sin 37^{\circ})s + v_{0}^{2}$
帶入已知量可得:
$v^{2} = (20\cos 37^{\circ} - 0.2 \times 5 \times 10 \times \sin 37^{\circ}) \times 5 + v_{0}^{2}$
解得v_{0}^{2} = - 45.6m^{2}$> 0$,說明物體的初速度為負值,即物體做勻加速運動。所以有:
$W_{合} = \frac{1}{2}mv^{2}$
帶入已知量可得:
$W_{合} = \frac{1}{2} \times 5 \times (70 + 40) = 450J$
所以合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45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