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2016高考全國二物理的科目,建議查閱教育部門或相關考試機構發(fā)布的官方文件。
題目: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運動,其位移與時間的關系為x = 2t^{3} - 3t^{2} + 1,則:
1. 恒力F的大小為多少?
2. 在t = 2s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多少?
3. 在t = 2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多少?
解析:
根據題目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式x = 2t^{3} - 3t^{2} + 1,我們可以得到物體的運動學方程為:$M\frac{d^{3}x}{dt^{3}} = F - 3\frac{d^{2}x}{dt^{2}} + \mu\frac{dx}{dt}$,其中μ是摩擦系數。將初始條件t = 0時x = 0代入方程,得到F = 3μ。
現在我們考慮在t = 2s時的運動。根據運動學方程和初始條件,我們有$\frac{dx}{dt} = 6t^{2} - 6t + 1$。當t = 2s時,$\frac{dx}{dt} = 6 \times 2^{2} - 6 \times 2 + 1 = 8$。由于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所以摩擦力等于恒力減去慣性力(即F - μg),所以摩擦力大小為F - μg = F - (3μ) = F - 3μ。
答案:
1. 由于F = 3μ,所以恒力F的大小為3μ。
2. 在t = 2s時,物體的速度大小為$\frac{dx}{dt} = 6 \times 2^{2} - 6 \times 2 + 1 = 5$。
3. 在t = 2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F - (3μ) = F - 3μ。
請注意,這是一個簡化的模型,實際的高考物理題可能會更復雜,涉及到更多的物理概念和公式。但是這個例子應該能幫助你理解如何從題目中獲取信息并應用物理知識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