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無2017高考物理樣卷,但是可以提供一些相關信息:
2017年高考物理命題在體現時代特征的同時,更加強調對“物理是什么”的追問和思考,強調物理學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觀念。試卷可能涉及的知識內容有所增加,但不會偏難偏怪,同時將更加注重實驗能力和科學精神的考查。
可以到教育相關網站或論壇上查找更多樣卷。
題目編號:2017-07
題目描述:
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在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沿水平面做直線運動。物體與水平面之間的摩擦因數為μ,且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空氣阻力恒為f。
1. 求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v。
2. 如果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經過了t秒,求這段時間內物體的位移s。
題目分析:
本題主要考察了牛頓第二定律、運動學公式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1. 對于問題1,我們需要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的加速度,再根據運動學公式求出最大速度。
2. 對于問題2,我們需要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物體在t秒內的位移,再根據能量守恒定律求出空氣阻力做的功。
解題過程:
1. 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為:
a = (F - f - μmg) / m = F / (m + Fμ)
當物體速度達到最大時,加速度為0,此時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
F合 = F - f - μmg = 0
所以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
v = √(2aS) = √(2(F - f - μmg)S / m)
其中S為物體在t秒內的位移。
2. 在t秒內物體的位移為:
s = vt + 1/2at^2 = (Ft - ft - μmgt)t / (m + Fμ) + 1/2(F - f - μmg)t^2
空氣阻力做的功為:
Wf = - fs = (ft + μmgS) = - (Ft - ft - μmg)S
其中S為物體在t秒內的位移。
答案:
1. v = √(2(F - f - μmg)S / (m + Fμ))
2. s = (Ft - ft - μmgt)t / (m + Fμ) + 1/2(F - f - μmg)t^2
Wf = (ft + μmgS)
注意:以上解題過程僅提供一個示例,實際高考物理樣卷中的題目可能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