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選修3-4高考要點有以下幾點:
1. 重要概念的理解:動量守恒定律、動量定理、光的傳播規律、折射率、折射定律、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相對論、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等。
2. 實驗內容:實驗要考,包括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光的干涉實驗、測定玻璃的折射率實驗、多普勒效應實驗等。
3. 物理圖像問題:理解物理圖像的基本類型,包括直線圖線、曲線圖線、截距、斜率、交點等。
4. 波的傳播特點:理解波的頻率、周期和波長,掌握多普勒效應。
5. 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的一些問題通常需要用微元法進行分析。
6. 選修3-4中還有關于光速的討論,需要特別注意。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可以咨詢高中教師獲取更準確的信息。
例題: 一列沿直線傳播的機械波在媒質中的傳播過程中,有兩個質點A和B的位移始終相同,其間距離始終為2m。已知A在B的右方,開始時質點A比質點B落后1.5個波長,當質點A開始第三次出現波峰時,質點B在波上的位置。
解題思路:
1. 根據機械波的周期性,確定質點A和B的振動情況始終相同。
2. 根據題意,質點A比質點B落后1.5個波長,說明波長為周期的整數倍。
3. 當質點A開始第三次出現波峰時,說明經過了33-1=8個完整的周期。
4. 根據以上信息,可以求出此時質點B的位置。
答案:
設波長為x,周期為T。根據題意,有:
開始時:A = B - 1.5T
第一次出現波峰時:A = B + 2T
第三次出現波峰時:A = B + 8T
將以上三式聯立,解得:
B = (3n+2)x/4 + (n-1)T
其中n為任意整數。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主要考察了機械波的基本概念和周期性規律的應用。在高考中,類似的題目可能會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難度中等。希望這個例子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物理選修3-4的內容和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