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正比例函數,K為常數。 圖2: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即物理量“速度”。 圖3:表示物體的重力和其質量成正比,即物理量“重力加速度”g=9.8N/kg 圖4:反映物質的某種特性,即物理量“密度” 圖5:反映導體的性質,即物理量“電阻”。 2、為了鍛煉身體,小明利用學到的物理知識,設計了一個電子測力計。圖A為示意圖。硬彈簧的右端固定在金屬滑塊P上(彈簧的阻力忽略不計,忽略P與R1之間的摩擦力)。固定電阻R0=5Ω,a、b為長度5cm的均勻電阻絲,阻值R1=25Ω初中物理合金,電源電壓U=3V,電流表的量程為0~0.6A。 (1)小明在電路中接RO的目的是什么。 (2)拉環不受拉力時,滑塊P在a端,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的讀數為。 (3)已知彈簧伸長長度ΔL與拉力F的關系如圖B所示。通過計算可得,閉合開關S后,當電流表指針指向0.3A時,作用在拉環上的水平向右拉力為多少? 初中物理圖片專題復習楊雙天1、小寧設計一個如圖所示的實驗,研究物體浸入液體時浮力的規律。他將彈簧測力計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掛在一塊合金塊A上,一開始,他將合金A浸入一個裝滿水的容器中。
容器底部有由閥門B控制的出水口,實驗時打開閥門B,緩慢排水,此過程中金屬塊始終不接觸容器底部,彈簧測力計讀數隨排水時間的變化規律如圖B所示。(g為10N/kg) (1)合金塊A所受的最大浮力為N。 (2)合金塊A的密度為kg/m3。 (3)在容器內用一條水平實線,畫出排水40S時水面的大致位置。 B 甲o 10 20 30 40 50 t/s F/N 32 20 乙 1.引入主題2.已知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與導體的截面積成反比。在圖A所示的電路中,ab為一根均勻粗細、長度為L的電阻絲,滑塊P與ab接觸良好,能自由滑動,R0為固定電阻。若以電壓表示數U為縱坐標初中物理合金,以P點到a點的距離X為橫坐標,則當開關S閉合時,U隨X變化的圖形應如圖B所示(電源電壓不變) VP ab R0 SULO x UL x OUL x UL xoo ABCD 甲乙 2.物理圖形中各部分的物理意義 X x Y ytt/s SG m M/kg ooo G/N 圖4 Mv V/m2 o M/Kg v 圖1 y=KX 圖2 st圖形 圖3 Gm圖形 圖5 Iu圖形 u/vo I/A u I ms/m 6 0 B 3 溫度/℃ CDA 時間/min -3 -3 圖6 冰的融化曲線 0 4 2 V/m·s-1 t/s 圖7 vt圖形 圖形中各部分的物理意義: “線”:代表特定的物理 數量。
“線段”:表示一個物理過程。 “點”:表示一種物理狀態。 “面”:可能表示一個物理量。 三、物理圖像提供的信息、反映的物理過程及基本解決辦法 例1.如圖8所示,為一根鎳鉻合金絲(隨溫度均勻變化)在不同時刻的電阻值Rt測量圖像。與t1時刻相比,t2時刻的溫度為(填“較低”或“較高”) R1 0 t1 t2 t R 圖8 R2 1.用穩定的熱源,對一物體進行均勻加熱,設該物體吸收的熱量與時間成正比,其溫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該物體固態與液態的比熱容之比為() A. 1:2B. 1:1C. 1:4D. 2:1 =CmΔt C= Δt C1 C2 = Q2 m2Δt2 Q1 m1Δt1 = Q1 m1Δt1 m2Δt2 Q2 × = 2Q m ×40℃ m ×20℃ 4Q × = 1 4 2、在“測定液體的密度”實驗中,用量筒和天平分別可以測出液體的體積(V)和液體與容器的總質量()。有同學通過改變液體的體積得到了幾組數據,并畫出了如圖所示的有關圖形。 最能正確反映液體與容器總質量與液體體積關系的圖形是(???) y=kx+=ρV+m 3、物體的運動規律可以用圖形來表示。在圖A和B中,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為線段,表示物體靜止的為線段。
EODF v/m·s-1 t/s B s/mt/s OAC 例2,在下圖A所示的電路中,R1為滑動變阻器,R0、R2均為固定電阻,電源兩端電壓不變,改變滑動變阻器R1滑塊的位置,在如圖B所示的坐標系中畫出兩只電壓表隨電流變化的圖形,根據以上條件,可知電阻R0的阻值為————Ω。 A 10 8 6 4 2 2 4 CBI/AU/v V2 R2 R1 A V1 R0 V1 V2 A 10 8 6 4 2 2 4 CBI/AU/v V2 R2 R1 A V1 R0 V1 V2 分析:當滑塊在最右端時→R1所接的電阻最大→R=R0+R1+R2最大→I=U/R最小,對應橫軸電流I=1A。電表讀數:U2=IR2最小,對應圖B中A點,U2=1V。電表讀數:U1=U-IR0最大,對應圖B中C點,U1=10V。當滑塊向左滑動時,R1減小,R減小,I增大,U2增大,U1減小。當滑塊在最左端時,R1=0,讀數相同。 R最小,電路中電流最大,對應圖中B點。讀出圖中特殊點的數據。 V2 V1 V2 V1 解:R0、R1、R2串聯;從圖中可知: I1=1AV1電表的指示為10vU=10v+1A×R0(1)從圖中可知 I2=4AV1電表的指示為4vU=4v+4A×R0(2) 聯立(1)、(2)可得: U=12vR0 =2 Ω 例3:某地湖泊上修建一座橋梁,圖是用吊車將圓柱形石塊投放至湖底的示意圖,整個投放過程,石塊以0.1m/s的勻速下降。
圖B為鋼絲繩張力F隨時間t(從開始松開到石頭剛接觸湖底的瞬間)變化的曲線圖,忽略水的摩擦阻力網校頭條,取g為10N/kg。求:(1)湖底深度及水對湖底的壓強 (2)圓柱石塊的密度 拉力與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 ρwater g V位移 不變,F不變 G = F = float = GF 對應段CD 對應段AB F = -G 鋼絲繩張力減小 對應段BC 解:從圖中可知圓柱下底接觸水面與下底接觸湖底所需的時間為t = 120s-20s = 100s (1)湖水深度為:h = vt = 0.1m/s×100s=10m 水對湖底的壓強為:P = ρgh = 1×103kg/m3×10N/kg×10m=105Pa (2)從圖中可知圓柱處于AB段平衡 G = F = 1400N m = G/g == 140kg 由圖中B、C兩點可知 G=1400N F=900N =G-F=1400N-900N=500N =/ρ=500N/(1.0×103kg/m3 ×10N/kg)= 5×10-2m3 由于C點處石頭完全沒入水中,所以 V==5×10-2m3 ρ=m/V==2.8×103kg/m3 1、如圖A所示,電源電壓為4.5V,保持不變,小燈泡上標有“2.5V”,圖B是通過小燈泡的電流與小燈泡兩端電壓關系的圖像。求:(1)當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2V時,燈絲的電阻為多少。 (2)小燈泡正常點亮時,電路所消耗的總功率為多少。 200 4 3 2 1 F/N △L/cm 0 圖BA 拉環彈簧R0 R1 ba P 圖A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