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識點比例如下:
運動學。這部分內容在高一開始時難度較大,主要考察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和推論,需要掌握的公式較多,但規律少,因此分數占比相對較高。
牛頓運動定律和動力學。這部分內容主要考察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學結合的情況,分數占比也相對較高。
曲線運動和萬有引力。這部分內容主要考察天體運動和圓周運動,難度相對較低,但也需要考生掌握牢固。
機械波、機械振動和電磁學。這部分內容相對較難,考察的題目綜合性較強,需要考生在平時多加練習,這部分內容分數占比相對較低。
熱學、光學和原子核物理。這部分內容主要考察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難度相對較低,考生需要掌握牢固。
總體來說,力學部分和電學部分是高考物理的重點內容,占比相對較大,而熱學、光學和原子核物理等部分內容相對較少。考生需要全面掌握知識點,才能取得好成績。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開始時物體靜止不動,求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因數。
知識點比例:
1. 牛頓第二定律(F=ma)
2. 靜摩擦力與正壓力及接觸面積無關,只與動摩擦因數有關
3. 動摩擦因數計算公式μ=F/(N-F壓)
解題過程:
首先,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a可以通過力F和物體的質量m來計算。
a = F/m = 20/5 = 4 m/s^2
然后,根據靜摩擦力與正壓力及接觸面積無關,只與動摩擦因數有關的特性,我們可以求出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已知動摩擦因數:μ = F/(N-F壓) = 20/(mg) = 0.4
所以,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因數為0.4。
答案:物體與地面間的摩擦因數為0.4。
這個例題主要考察了牛頓第二定律和靜摩擦力特性的應用,同時也涵蓋了動摩擦因數的計算公式。通過這個例題,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物理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