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3-4部分主要涉及到振動和波動、波動、光學、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等內容。以下是這部分內容的總結:
1. 振動和波動:這部分內容涉及到簡諧運動的描述、簡諧運動的合成、機械波的產生以及波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質。
2. 光學:光學部分主要涉及到光的干涉和衍射,包括雙縫干涉和薄膜干涉,以及光的本性。
3. 原子物理:這部分內容主要涉及到原子結構和波爾理論、原子核的組成及相互作用,以及核力與結合能。
總的來說,高考物理3-4部分的內容是比較基礎的物理知識,需要考生掌握振動和波動、波動、光學和原子物理等基礎知識,并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相關問題。
高考物理3-4總結例題:
【例題】一個質量為m的質點,在幾個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今要這個質點由靜止開始,以a的加速度向左運動,求在時間t內的位移大小。
分析:
1. 確定質點受到的幾個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2.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 根據運動學公式求位移大小。
解答:
1. 平衡狀態下的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由于摩擦力未知,故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2.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g - f = ma$,解得:$f = ma - mg$。
3. 根據運動學公式可得:$x = \frac{1}{2}at^{2}$,解得:$x = \frac{1}{2}a^{2}t^{2} - \frac{1}{2}gt^{2}$。
答案:在時間t內的位移大小為$\frac{1}{2}a^{2}t^{2} - \frac{1}{2}gt^{2}$。
這道例題主要考察了質點的運動學公式和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需要考生理解公式含義并能夠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