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知識比例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力學基礎:力學基礎是高考物理中占比最大的部分,主要考察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包括運動學、動力學、機械能、動量、振動和波等。這部分內容的比例大約占到高考物理總分的70%左右。
2. 電學實驗:電學實驗在高考物理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考察對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以及對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實驗操作和數據處理等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
3. 光學和原子物理:光學和原子物理部分的內容相對較少,主要考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掌握情況,包括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光學現象以及原子物理中的能級、輻射和吸收等概念。
4. 電磁學:電磁學是高考物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包括電場、磁場、電磁感應等部分,考察學生對電磁學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
5. 熱學:熱學部分主要考察學生對熱力學基本概念、定律和定理的掌握情況,包括分子運動論、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熱力學第二定律等。
總的來說,高考物理知識比例大致為力學基礎占70%左右,電學實驗占10%左右,光學和原子物理占5%左右,電磁學占15%左右,熱學部分占2%左右。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物體移動了2m的距離,此時物體的動能E1為多少?如果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10N,那么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為多少?物體動能的變化量是多少?
解析:
1. 動能公式:E = 1/2mv2,其中m為物體質量,v為物體速度。
2. 摩擦力做功公式:Wf = - fs,其中Wf為摩擦力做的功,f為摩擦力大小,s為物體移動的距離。
3. 物體動能的變化量等于合外力做的功。
根據題目,已知物體質量為5kg,水平外力大小為20N,移動距離為2m,則物體的動能E1為:
E1 = 1/2mv2 = 1/2 × 5 × (20/5)2 = 40J
接下來,根據摩擦力做功公式,可得到物體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為:
Wf = - fs = - 10 × 2 = - 20J
因為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和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外力和摩擦力做功的代數和,即:
W合 = Wf + Fs = ( - 10) × 2 + 20 × 2 = 20J
所以物體動能的變化量為:ΔE = E1 - W合 = 40 - 20 = 20J
總結:物體的初始動能E1為40J,克服摩擦力做功為-20J,物體動能的變化量為-20J。這個變化量是由于合外力做功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