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光電效應包括以下幾個知識點:
1. 光的粒子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既有波動性又有粒子性。
2. 光電效應的產生條件:入射光的頻率大于金屬的截止頻率。
3. 光電效應的規律:
a. 任何一種金屬都有一個極限頻率,入射光的頻率必須大于這個極限頻率才能產生光電效應。
b. 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強度無關,只與入射光的頻率有關。
c. 光電效應現象具有瞬時性,即光電效應的發生幾乎是瞬時的,在入射光照射的瞬間就能發生。
d. 光電效應的發生不一定局限于光照射的表面,任何情況下內層電子也可以發生光電效應。
4.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除了光電效應以外,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現象也與光子有關。
以上就是高考物理中光電效應的主要知識點,具體內容還需要參考高考物理教材或相關教輔。
題目:某同學在做光電效應實驗時,用一束單色光照射某金屬表面,發生了光電效應。現將一小遮光板置于光源和金屬板之間,前后兩次的光照均使金屬表面發生了光電效應。關于兩次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第一次實驗時,若增大入射光的強度,則可能增大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
B. 第一次實驗時,若增大入射光的強度,則可能多產生幾個光電子
C. 第二次實驗時,若增大入射光的強度,可能仍發生光電效應現象
D. 第二次實驗時,若改用波長更長的入射光照射金屬表面,可能發生光電效應現象
答案:B和C。
解析:增大入射光的強度,單位時間內照射到金屬表面的光子數增多,則光電子數增多,產生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不變。波長更長的入射光照射金屬表面時,頻率更低,根據光電效應方程可知,產生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減小,但仍有可能發生光電效應現象。因此,選項B和C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