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題目有很多,例如:
1. 波的圖象和振動圖象的區別與聯系。
2. 機械波的圖象問題。
3. 簡諧振動的圖象和波動圖象問題。
4. 電磁振蕩和電磁波問題。
5. 碰撞與動量守恒問題。
6. 原子物理中能級、光譜問題。
7.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與偏轉問題。
8. 電磁感應中的能量轉化與守恒問題。
9. 交變電流的有效值問題。
10. 連接體問題。
此外,還有牛頓運動定律和天體運動等問題也經常出現在高考物理試題中。
為了獲取更具體的高考物理題目,建議參考近年來的高考真題。
題目: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作用,從靜止開始運動,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求物體在t=5s時的速度和位移。
分析:物體受到重力、支持力、外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以求得物體的加速度,再根據運動學公式可以求得速度和位移。
解題:
(1)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 - μmg = ma
代入數據解得:a = 2m/s2
(2)根據運動學公式,有
v = at
x = 1/2at2
代入數據解得:v = 10m/s,x = 25m
所以,物體在t=5s時的速度為10m/s,位移為25m。
這道題考察了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需要考生能夠正確理解題意,選擇合適的公式進行計算。通過這道題,你可以了解高考物理的考察方向和解題思路,為備考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