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電場圖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 電場線:電場線是用來表示電場中電場強度的分布,從而表示電場強度方向的一簇曲線或線段。它們通常是從正電荷出發,終止于無限遠或負電荷。電場線密的地方電場強度大,電場線疏的地方電場強度小。
2. 等勢線:等勢線是描述電場中具有相同電勢的點的曲線。這些曲線通常在電場圖中出現,并反映了電場的某些特性。
3. 電力線與等勢線的垂直交叉:這是電場圖中一個重要的特征。電力線從無窮遠處出發,終止于電荷,且垂直等勢線。
4. 電偶極子分布圖:電偶極子是一個理想化的模型,描述了電場中兩個電荷的分布情況。電場強度的大小和方向隨位置變化,因此在電場圖中會有不同的分布圖解。
這些圖解在高考中經常出現,需要考生理解并能夠解釋它們的含義。同時,考生還需要注意圖解中可能隱藏的細節和信息,這些信息可能在解題中起到關鍵作用。
(1)在A點,粒子的加速度大小為多少?方向如何?
(2)在B點,粒子的速度大小為多少?方向如何?
(3)在C點,粒子受到的電場力方向如何?
(4)在D點,粒子受到的電場力與重力的關系如何?
【分析】
根據粒子運動軌跡可知,粒子做曲線運動,所受電場力方向指向軌跡彎曲的內側,結合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
(1)根據粒子運動軌跡可知,粒子在A點受到的電場力向左,由牛頓第二定律得:$a = \frac{F}{m}$,解得:$a = 20N/kg$,方向向右。
(2)粒子在B點的速度大小為:$v_{B} = \sqrt{2ax_{AB}} = \sqrt{2 \times 20 \times 5}m/s = 10m/s$,方向向右。
(3)粒子在C點的電場力方向向左。
(4)粒子在D點受到的電場力與重力平衡。
【圖解】
根據題意畫出粒子運動軌跡圖,結合電場力方向和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即可。
以上是一個高考物理電場圖解的例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