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選修考點包括動量守恒定律、波粒二象性、電場和磁場等。具體如下:
動量守恒定律在碰撞、反沖運動和火箭發射等中的應用。
碰撞分為彈性碰撞和非彈性碰撞,其中能量守恒和動量守恒均適用,區別在于彈性碰撞中的機械能守恒,而非彈性碰撞中的機械能有損失。
波粒二象性包括所有的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同時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電場中電荷所處的電場具有能量,電勢是描述電場能量的物理量,電勢的零點可人為選取。
磁場是傳遞力的媒介,磁場中變化的是電場,而非磁場。
此外,選修3-5中還有黑體輻射、光電效應等內容。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建議查閱近年來的高考物理試題或者相關資料,獲取更具體的信息。
高考物理選修考點——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例題:
一質量為 m 的小球,用長為 L 的細線懸掛于O點,小球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從平衡位置P點以一定的初速度沿豎直方向運動。當小球到達最高點C時,細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已知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空氣阻力的大小恒為f,求:
1. 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重力和空氣阻力的合力對小球做的功;
2. 小球運動到最高點C時的速度大小。
分析:
1. 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重力和空氣阻力的合力方向豎直向下,與位移方向垂直,所以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所受重力和空氣阻力的合力對小球做功為零。
2. 小球從P點到C點的過程中,根據動能定理有:
(mgL(1+θ))-Wf-Wf' = 0 - 0
其中Wf為空氣阻力對小球做的功,Wf'為重力對小球做的功。
解得:Wf = - mgl(1+θ)
又因為:Wf = - fs
其中s為小球從P點到C點的高度差,即s = L(1+θ)
所以有:f = mgs/L(1+θ)
根據動量定理有:Ft = mv - mv0
其中F為細線的拉力,t為小球在細線拉力作用下運動到C點的時間,v為小球到達C點的速度大小,v0為小球從P點運動到C點的速度大小。
解得:v = sqrt(mgL(1+θ)-mgs^2/(mg+f))
答案:小球運動到最高點C時的速度大小為sqrt(mgL(1+θ)-mgs^2/(mg+f))。
總結:本題主要考查了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以及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要熟練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并能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