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知識點歸納總結有以下幾點:
摩擦力定義是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
摩擦力的方向總是沿著接觸面,并且跟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例如,在地板上推動箱子時,摩擦力阻礙箱子運動,但方向是沿著地板。
靜摩擦力發生在靜止的物體之間,滑動摩擦力發生在運動的物體之間。
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比如在傳送帶上的物體,摩擦力使物體移動,對物體運動起到了推動作用,這就是一種動力。
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有關,當物體間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與相對運動的速度無關。
以上就是關于摩擦力的主要知識點,需要注意的是,摩擦力的具體情況涉及到很多微妙的物理現象和力學原理,需要具體分析。
摩擦力知識點歸納總結:
1. 靜摩擦力:大小:根據二力平衡,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沿著力線的推力。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2. 動摩擦力:μ(動摩擦因素):與壓力有關。
3. 計算公式:f=μN,其中N為正壓力。
例題:
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面上向右運動,物體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2,同時物體受到一個水平向左的推力F=10N的作用,那么物體的受到的摩擦力為多少?
分析:
1. 物體向右運動,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
2. 根據動摩擦力計算公式,f=μN,其中N為正壓力,即物體與水平面之間的壓力。
3. 已知動摩擦因數為0.2,推力為10N,代入公式可得摩擦力為20N。
答案:
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下,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2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