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在1687年提出了運動定律:第一定律,任何物體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質(zhì)量成反比;第三定律,每一作用力都有一個相等的反作用力
。
需要注意的是,牛頓運動定律只適用于慣性參考系。此外,這三條運動定律也不能獨立使用,需要結(jié)合起來考慮問題。同時,牛頓運動定律的基礎(chǔ)是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以及他提出的質(zhì)量、力、加速度等概念。這些概念是在實驗基礎(chǔ)上得出的。
F = ma
在這里,F(xiàn) 是物體所受的力,m 是物體的質(zhì)量,a 是物體的加速度。
將已知量代入方程,我們得到:
5N = 5kg a
解這個方程,我們得到:
a = F / m = 5N / 5kg = 1m/s^2
所以,物體將以1m/s^2的加速度運動。這個加速度可能看起來很小,但在許多實際應(yīng)用中,微小的加速度變化可能會對物體的運動產(chǎn)生顯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