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二定律的名詞解釋有:
1. 加速度:物體速度改變的物理量,其單位為米每二次方秒。
2. 力:任何形式的力,如重力、彈力、摩擦力等,都可作為加速度的來源。
3. 質量:物體慣性的量度,質量越大,改變速度所需的力越大。
4. 牛頓:力的單位是根據牛頓第二定律 F=ma 推導而來的,表示物體產生或改變的加速度的量度。
5. 矢量:有大小有方向的物理量,牛頓第二定律就是矢量合成法則。
以上就是牛頓第二定律的一些名詞解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與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與物體的質量成反比。
例題:一個質量為5kg的物體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外力,求物體的加速度。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物體受到的加速度大小與外力成正比,因此可得到物體的加速度為:
a = F / m = 20 / 5 = 4 m/s^2
因此,當物體受到20N的外力時,其加速度為4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