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三大定律是牛頓在力學中提出的三個基本定律,分別是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第二定律,以力字表述的牛頓第二運動定律;第三定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定律。
第一定律說明了物體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第二定律指出,物體的加速度取決于物體所受的作用力與它的質量。第三定律說明了每一個作用力都有一個相等的、反向的反作用力。
這些定律構成了經典力學體系的基礎,并得到了廣泛的驗證和應用。
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內容為:任何物體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直到受到其它物體的作用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例題:
在一輛小車上,有一個小木塊(視為質點)隨車一起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突然,小車停止了運動,小木塊由于慣性,將繼續向前運動。小木塊與小車分離后,如果小木塊只受重力和空氣阻力作用,那么它將做( )
A. 勻速直線運動
B. 勻加速直線運動
C. 勻減速直線運動
D. 拋物線運動
答案:A。小木塊在慣性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因此不做任何曲線運動。這個例子可以用來解釋牛頓第一定律的基本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