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有四條,分別是大小與物體相等、虛像、等大、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1][2]^。
具體介紹如下:
大小與物體相等。這是平面鏡成像最重要的規律,也是平面鏡成像特點中最基礎的,無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遵循這一規律。
虛像。因為人眼能夠接受到的像是經光線反射以后的虛光,所以平面鏡成的像一定是虛像。
等大。大小與物等大,實像也遵循這一規律。
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這一規律只存在于成虛像時,成實像時,并不存在這一規律。
此外,平面鏡成的像與物以鏡面為軸軸對稱圖形^[2]^。
例題:在平面鏡成像實驗中,我們發現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請用光路圖來解釋這一特點。
解答:當光線照到平面鏡上時,會發生反射,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相交于鏡后的虛像處。由于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且入射光線與鏡面垂直,所以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例如,在平面鏡成像實驗中,我們可以通過測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來驗證這一特點。假設一個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是A,我們用尺子測量物體A與鏡面的距離,再測量像A'與鏡面的距離。由于像A'與物A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所以我們可以得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之一: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