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鏡成像第一課時的筆記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平面鏡的基本概念:介紹平面鏡的構造、成像原理以及特點。
2. 平面鏡成像規律:介紹物體在平面鏡中的成像規律,包括成像位置、大小、方向等。
3. 實驗探究:通過實驗探究,驗證平面鏡成像規律,并加深對成像規律的理解。
4. 虛像概念:介紹虛像的概念,說明虛像是實際光線反向延長線的交點,與實像相比具有不能被光屏承接的特點。
5. 實際應用:介紹平面鏡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如潛望鏡、倒車鏡等。
6. 注意事項:強調在操作實驗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如實驗前要調整好自己的視線角度,以便更準確地觀察到成像;實驗過程中要保持安靜,避免干擾其他同學等。
以上是平面鏡成像第一課時的部分筆記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的內容還需要根據老師的教學內容和課堂講解來深入理解。
平面鏡成像第一課時筆記:
例題一:
問題:在房間內,有一個身高1.7米的人站在平面鏡前,距離平面鏡2米,問人在平面鏡中成像的高度是多少?
分析: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的大小相等,所以人在平面鏡中成像的高度也是1.7米。
答案:人在平面鏡中成像的高度為1.7米。
總結:本題主要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包括像與物的大小相等。在實際應用中,要注意像的位置、角度等問題,確保成像的準確性。
過濾掉的部分內容:這部分內容可能涉及到平面鏡成像的原理、特點、應用等,但由于篇幅限制,這里沒有在筆記中詳細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