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關于人教版認識鐘表教案的一些主要內容:
教學目標:
1. 認識鐘表,能夠認識整時和半時。
2. 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猜謎語,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出鐘表和時間。
2. 教師提問:你認識這些整時嗎?
二、探究新知,動手操作
1. 教學例題1:早上7時。引導學生觀察,這是一個什么時間?指針指向數字幾?
2. 教學例題2:中午12時。引導學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教師講解“整時”的概念。
3. 小組合作:動手撥一撥,玩“撥鐘對時”的游戲。教師巡視指導。
4. 匯報交流:學生匯報自己撥鐘的情況,教師總結并強調要珍惜時間。
三、課堂小結,反饋評價
教師總結學生對鐘表的認識情況,學生談收獲與感想。
四、拓展延伸
1. 完成教材中的試一試、練一練。
2.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一天中在什么時間干什么。
五、總結作業
讓學生回家后,在父母的幫助下,做一個鐘表模型。第二天帶到學校來展示。
六、板書設計
認識鐘表
整時:7時、12時半時:大約在8:00起床、大約在16:00放學。
課題:認識鐘表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操作、比較、歸納等活動,初步認識鐘面,知道時針和分針,并初步掌握整時和大約幾時的概念。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演示等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鐘面,知道時針和分針,初步掌握整時和大約幾時的概念。
教學難點:正確地撥出整時和大約幾時。
教學準備:每個學生一個學具鐘(帶鐘面、時針、分針的小圓盤)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師:同學們,你們每天早上是幾點起床的?(學生自由說一說)請用手指一指桌子上你們的小圓盤,找到表示時間的數字或指針。
2. 師:你們真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認識鐘表。(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 教學認識鐘面
(1)請學生觀察每個鐘面,說說自己的發現。(有12個數、時針、分針、12個格等)
(2)師總結并板書:鐘面上一共有12個數,一圈共12個大格,每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分針每走一小格表示一分鐘,走一大格表示5分鐘;時針走一大格表示1個小時。
(3)出示一些特殊的鐘面(有兩個針重合),請學生觀察并說說它們的特點。
2. 教學認識整時
(1)請學生撥動時針和分針,使它們同時指向12。說說這個時刻是幾點鐘。
(4)請學生說一說自己一天中最喜歡的時刻。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不但要會看整時,而且還要學會估計時間。試一試吧!做一做第7頁的幾個問題。
3. 教學認識大約幾時。
(1)師:昨天晚上小明晚睡了一會兒,他大約睡到9時。(出示圖片)這是小明媽媽今天早上告訴小明的,你們能說說這是幾點嗎?請你在小圓盤上撥一撥。
(3)再請學生說說類似的時間是幾點,并撥一撥、想一想。師邊肯定學生的回答邊強調:接近幾時也可以說成大約幾時。
三、鞏固與發展
1. 做一做第6頁的幾個問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做,再讓學生做一做。第6頁的前兩題是基礎練習,后兩題是提高練習,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其中的一題或幾題。第7頁的第4題是一個開放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時間,這一環節可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
2. 猜一猜小魔術。(教師出示一個撥快一點的鬧鐘)這個時間可能是幾點幾分?生猜后師撥鬧鐘給學生看是幾點幾分。引導學生說出:有時時針和分針會同時跳動……并板書:同時……同時……
3. 回家后請家長檢查一下自己是否已經養成按時起床的好習慣并記錄下來。第二天早上請學生展示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并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安排時間的。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并能合理安排時間。
4. 總結:說說自己今天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四、布置課外任務
請同學們用學到的方法回家后自己觀察自己的臥室里有哪些物品是上面有時間的?并數一數這些鐘表上的時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