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是光學成像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規律之一。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 實像和虛像:物體位于凸透鏡的焦距以外,能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成像,這就是實像。實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縮小的,還可以是等大的。當物距小于焦距時,光屏上不能成像,但能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觀察到放大的、正立的虛像。
2. 放大率: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這就是說,當物體移近時,所成的像會變大,反之則變小。這就是凸透鏡成像的放大率。
3. 倒立和正立: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物體在焦距以內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體在什么位置時成什么樣的像是有一定規律的,需要不斷總結和記憶。
4. 焦點和成像性質:凸透鏡有兩個焦點,焦點的實際距離叫做焦距。物體通過凸透鏡所成的像是由透鏡的焦點決定的。不同的焦點會形成不同性質的像,需要通過實踐不斷總結。
以上就是凸透鏡成像的主要規律。理解和掌握這些規律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實踐,但通過不斷的練習和應用,可以更好地利用凸透鏡進行光學實驗和成像應用。
題目:
一個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物體從離透鏡30cm處逐漸移到離透鏡5cm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像逐漸變大,像距逐漸變小
B. 像逐漸變小,像距逐漸變大
C. 像逐漸變大,像距逐漸變大
D. 像先變小后變大,像距逐漸變大
解析:
物體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前30cm處時,此時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當物體逐漸移到離透鏡5cm處時,物體逐漸移近焦點,所以此時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像距大于焦距;
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物體在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時,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實像;當物體由二倍焦距以外向焦點移動時,所成的像逐漸變??;當物體移到焦點以內時,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虛像。
因此,本題答案為C。
答案:凸透鏡成像規律是: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當物距小于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這道題目主要考察了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理解和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