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初二物理彈力練習題:
1. 什么叫彈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撤去外力后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這種形變叫作彈性形變。請舉出彈性形變的例子。
答案: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叫彈力。例如:拉長彈簧、橡皮筋等都會產生彈力。
2. 彈簧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據什么原理制成的?
答案: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發生彈性形變的原理制成的。
3. 什么叫胡克定律?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這個規律可以用公式F=kx表示,其中k是彈簧的勁度系數,x是彈簧的伸長量。請舉出胡克定律應用的例子。
答案:胡克定律是指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這個規律可以用公式F=kx表示,其中k是彈簧的勁度系數。例如,在彈力秤中,彈簧的勁度系數相同,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因此可以用來測量不同的力。
4. 什么叫壓力?壓力的方向與受力物體的表面垂直,壓力可以是由重力產生的,也可以是由其他壓力產生的。請舉出壓力應用的例子。
答案:壓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可以是由重力產生的,也可以是由其他壓力產生的。例如,在建筑中,磚塊和水泥受到重力的作用會產生壓力,而在機器中,兩個表面之間會產生其他壓力。
5. 什么叫支持力?支持力的方向與被支持物體的表面垂直,支持力可以是由重力產生的,也可以是由其他力的作用產生的。請舉出支持力的應用的例子。
答案:支持力是指物體受到的垂直于物體表面上的力。支持力可以是由重力產生的,也可以是由其他力的作用產生的。例如,在斜面上的物體受到斜面的支持力,而跳水運動員在下落過程中受到重力的支持力。
6. 什么叫彈性限度?彈簧的伸長量在一定范圍內受到外力作用而發生彈性形變時,其伸長量與外力成正比;但超過了這個范圍,彈簧就會損壞。這個范圍就是彈性限度。請舉出超出彈性限度的后果的例子。
答案:超出彈性限度的后果可能會導致彈簧損壞或斷裂。
題目:
某同學用彈簧測力計測量一物體的重力,測得數據為5N,然后將物體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3N。請回答下列問題:
1. 物體受到的浮力為多大?
2. 物體受到的重力為多大?
3. 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由什么力產生的?
4. 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什么會發生變化?
答案:
1.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的水的重力,即F浮 = G排 = ρ水gV排 = 1 × 103kg/m3 × 9.8N/kg × V物 = 5N - 3N = 2N。
2. 根據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物體受到的重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G物 = F = 5N。
3. 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由液體對物體施加的向上托的力產生的。
4. 由于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向上的浮力和向下的重力作用,而重力不變,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會發生變化。
希望這個例子能幫助你理解彈力的概念和測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