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彈力知識點包括以下內(nèi)容:
彈力: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物體直接接觸且發(fā)生形變。形變可以是微小的,但只要發(fā)生形變就有彈力。
彈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可以沿物體形變后指向施加外力的方向,也可沿物體間接觸面切線方向。
彈力的作用點:在發(fā)生形變的物體(或接觸面)中,靠近壓縮一端的形變處(或接觸面)。
彈力的大小:彈力與施力物體形變的情況有關(guān),受力物體形變程度越大,彈力越大。
此外,高中物理中彈力的知識點還包括胡克定律的適用條件、幾種特殊狀態(tài)的彈力(輕繩、輕桿、彈簧以外的彈力分析)、靜摩擦力的彈力等。這些知識點可以幫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高中物理中的彈力知識。
例題:
一個質(zhì)量為$m$的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它與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mu$。當(dāng)它受到一個大小為$F$,方向與水平面成$\theta$角的拉力作用后,沿桌面運動,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
知識點:
彈力是由于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彈力的大小取決于物體形變的大小,與物體是否發(fā)生彈性形變以及形變的方向無關(guān)。
解題過程: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木塊受到的彈力方向。由于拉力$F$與水平面成$\theta$角,所以彈力方向與水平面成$\theta$角斜向上。
其次,我們需要根據(jù)摩擦力公式計算摩擦力的大小。根據(jù)摩擦力公式,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正壓力與動摩擦因數(shù)的乘積,即:
f = \mu N
其中,正壓力等于拉力在垂直于接觸面的分力。因此,我們需要求出拉力在垂直于接觸面的分力,再乘以動摩擦因數(shù)得到摩擦力。
已知條件:木塊質(zhì)量為$m$,桌面光滑,拉力大小為$F$,方向與水平面成$\theta$角。
未知量: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解題思路:
1. 根據(jù)拉力的分解,求出垂直于接觸面的分力大小。
2. 根據(jù)彈力方向和垂直于接觸面的分力大小,求出正壓力大小。
3. 將正壓力帶入摩擦力公式,求出摩擦力大小。
具體步驟:
1. 已知拉力大小為$F$,方向與水平面成$\theta$角,所以垂直于接觸面的分力大小為:$F\cos\theta$。
2. 木塊受到的彈力方向與水平面成$\theta$角斜向上,所以正壓力大小為:$mg + F\cos\theta$。
3. 根據(jù)摩擦力公式,可得到摩擦力大小為:$f = \mu(mg + F\cos\theta)$。
答案: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mu mg + \mu F\cos\th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