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彈力知識點總結包括以下內容:
1. 彈力: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彈力是一種接觸力,即彈力只能存在于兩個物體的接觸處,而接觸力也必須發生在兩個物體的接觸處。
2. 彈力的方向:彈力的方向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具體來說,可以這樣理解:物體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的彈力方向,總是指向物體形變消失的點。如果物體是均勻的圓柱體,那么,圓柱體的中截面的法線方向就是彈力的方向。
3. 彈力的作用點: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點或接觸面上。
4. 彈力的大?。簭椓Φ拇笮∨c物體本身的彈性限度有關,還跟形變程度的大小有關。
此外,高中物理中彈力的知識點還包括壓力、支持力和拉力的區別,以及胡克定律等。這些知識點都是高中物理學習彈力的關鍵內容。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議咨詢專業人士。
高中物理彈力知識點總結:
彈力是發生形變的物體,為了恢復形變而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
彈力產生的條件:
1. 兩物體相互接觸;
2. 兩物體的接觸面發生彈性形變(包括人眼不能觀察到的微小形變)。
例題:
質量為m的木塊放在質量為M的木板上,木板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木塊和木板間動摩擦因數為μ,在木板向前滑行過程中,木板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多少?
分析:
木板向前滑行時,木塊相對靜止在木板上,它們之間沒有發生相對運動,所以木塊不受地面摩擦力作用。木板受到地面摩擦力作用,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木板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木板和木塊的重力之和。
解答:
木板受到的摩擦力為f=μ(M+m)g=(μM+μm)g。
解析:
本題考查了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及摩擦力的計算方法。解題時要注意木塊不受地面摩擦力作用,這是本題易錯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