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力產生的條件:
1. 兩物體相互接觸。
2. 兩物體的接觸面發生彈性形變(包括人眼不能觀察到的微小形變)。
彈力的方向:
1. 接觸面垂直于施力物體形變方向。
2. 拉力、壓力、支持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或接觸點的切面)指向受力物體。
需要注意的是,彈力產生的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因為彈力是接觸力,脫離接觸無法產生彈力。
彈力產生的條件:兩物體直接接觸且發生彈性形變。彈力的方向:彈力是施力物體發生形變,對受力物體產生的力,通常在接觸面附近,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
例題:
一個長方形的木塊A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有一個固定的螺絲釘。現在將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B輕放在木塊A的左端,如圖所示。已知木塊A和物體B之間的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為g。
1. 彈力產生的條件:木塊A和物體B發生彈性形變。這是因為物體B剛放在木塊A上時,由于重力作用,B會對A產生壓力,使A和B之間發生了彈性形變。
2. 彈力的方向:彈力垂直于接觸面(即垂直于AB之間的接觸面),指向物體B。這是因為當B對A的壓力作用在A的右端時,彈力就產生了。彈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B,以防止B在摩擦力作用下移動。
綜上所述,這個例題通過展示彈力產生的條件和方向,幫助理解了彈力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