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定律是由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在1841年提出的,它描述了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平方、導體的電阻和時間的關系。
焦耳定律在電路分析、熱力學和能量轉換等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除了在電路分析中用于計算電熱外,焦耳定律還可以用于計算化學反應中的熱量變化,以及用于熱力學中的能量轉換問題等。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果還有疑問,建議查閱文獻資料。
焦耳定律是定量說明電熱與電流、電阻和時間間關系的定律,它指出在一電路中,電流所做的功跟電壓、電阻和時間有關。
例題:一個電阻為10歐姆的用電器,在5分鐘內產生了36000焦耳的電熱,求該用電器的電流。
根據焦耳定律,電熱等于電流的平方乘以電阻乘以時間,即電熱 = 電流的平方 × 電阻 × 時間。因此,我們可以解出電流等于電熱除以電阻乘以時間,即:
電流 = (電熱 / (電阻 × 時間)) = (36000 / (10 × 5 × 60)) = 12A
因此,該用電器的電流為12安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