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定律是定量說明電流通過導體時,在一段時間內產生的熱量跟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之間關系的數(shù)學表達式。
具體來說,焦耳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Q=I^2Rt,其中:
Q代表熱量(焦耳);
I代表電流(安培);
R代表電阻(歐姆);
t代表時間(秒)。
因此,焦耳定律中的r等于電阻R,表示為R=R。電阻是導體的一種基本性質,它由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決定。當電流通過導體時,電子在導體內移動,而電子的移動會產生熱量。因此,電阻的大小會影響電流產生的熱量。
焦耳定律是一個描述能量轉換的定律,它描述了電阻器在電流的作用下發(fā)熱的過程。焦耳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為:Q = I^2 R t,其中Q是熱量,I是電流,R是電阻,t是時間。
問題:一個10歐姆的電阻器在2安培的電流下運行了1小時,產生了多少熱量?
解答:根據焦耳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我們可以計算出產生的熱量為:
Q = I^2 R t
= 2^2 10 3600
= 144000 焦耳
所以,這個10歐姆的電阻器在2安培的電流下運行了1小時,產生了144000焦耳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