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焦耳定律教案的一些免費資源:
1. 教材分析:焦耳定律是電學中的一個重要定律,它描述了電流通過電阻時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
2. 教學目標:學生能夠理解焦耳定律的內容和意義,能夠應用焦耳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3. 教學重點:焦耳定律的內容和意義。
4. 教學難點:如何應用焦耳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5.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講解法。
6. 教學用具:電源、電鍵、電阻、導線、電流表、電壓表、溫度計、焦耳定律演示器、多媒體設備等。
7. 教學過程:教師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電流通過電阻產生熱量的影響因素,進而引出焦耳定律的內容和公式。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和探究,加深對焦耳定律的理解。
8. 課堂練習:教師提供一些簡單的計算題,讓學生應用焦耳定律進行計算,檢驗學生對焦耳定律的掌握情況。
9. 課后作業:學生完成課后練習題,鞏固對焦耳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10. 總結:教師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強調焦耳定律的應用和意義,鼓勵學生進一步探究電學知識。
希望這些資源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焦耳定律。同時,建議您參考其他免費教學資源,如互聯網、教科書、教學視頻等,以拓寬您的學習途徑。
焦耳定律教案例題:
【教學目標】
(1)知道焦耳定律的內容和影響因素;
(2)會運用焦耳定律進行簡單計算。
【教學重點】
焦耳定律的內容和公式。
【教學難點】
運用焦耳定律進行簡單計算。
【教具準備】
電熱器、電源、電流表、電壓表、溫度計及一些導線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約2分鐘)
二、新課教學(約15分鐘)
(一)電熱器中的熱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見課本P69)
我們知道電流通過導體時導體要發熱,這種現象叫做電流的熱效應。電熱器是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制成的。電熱器中的熱量多少跟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有關。其中電流和電阻是影響熱量的重要因素。為了形象地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我們用圖5-3來描述:在兩個粗細不同的試管中裝有質量相同的水,給兩試管加熱,使管中水面高度相同,比較兩個燒瓶中的水吸收的熱量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呢?我們可以根據焦耳定律來比較:Q=I2Rt(板書)
(二)例題講解(約8分鐘)
例題1:一個電飯鍋在使用時,接在家庭照明電路中,通過電飯鍋的電流是5A,正常工作1h消耗了1.8×106J的電能,求電飯鍋的電阻和產生的熱量。(家庭電路電壓為220V)
分析:本題已知電飯鍋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和通電時間,要求求出電阻和產生的熱量,應怎樣運用焦耳定律來解題呢?應分兩步:(1)根據公式$Q = I^{2}Rt$求出產生的熱量;(2)根據公式$W = UIt$求出消耗的電能;(3)比較消耗的電能和產生的熱量是否相等。
解:已知U = 220V,I = 5A,t = 1h = 3600s,由$Q = I^{2}Rt$得:$Q = (5A)^{2} \times 336\Omega \times 3600s = 3.96 \times 10^{5}J$;又因為$W = UIt = 220V \times 5A \times 3600s = 3.96 \times 10^{6}J > Q$所以產生的熱量小于消耗的電能。答:略。
例題2:一個標有“220V 44W”的電熱器,當通過它的電流增大時,在相同的時間內,它放出的熱量將( )A.減少 B.不變 C.增大 D.無法確定解:由題意知:$P = 44W$,$U = 220V$;當通過它的電流增大時,在相同的時間內產生的熱量Q=I^{2}Rt將增大;故選C。
三、課堂練習(約5分鐘)
課本P70練習第(1)-(4)。
四、小結(約3分鐘)
焦耳定律的內容是什么?影響電熱多少的因素是什么?焦耳定律的內容是: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強度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影響電熱多少的因素是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運用焦耳定律公式要注意公式的適用范圍。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義及單位要掌握。
五、布置作業(約3分鐘)
課本P70練習第(5)-(7)。
【板書設計】
焦耳定律的內容是: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強度的平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影響電熱多少的因素是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